高校监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调研分析报告-ag旗舰厅在线

高校监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调研分析报告
2024-08-13 01:29:17 29

高校监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调研分析报告

 

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。高校监督体系作为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、推进学校廉政风险防控以及促进内部管理科学配置、高效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。健全完善高校监督体系,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。根据对部分省、市属高校的调研情况,相关院校均围绕监督体系建设开展了一些探索,特别是立足发挥校纪委专责监督作用,协助党委强化管党治党、办学治校,总体上走出一条“以明责促履责,以监督促监管,以制度促治理”的路径。

一、高校监督体系的建构框架及现状

(一)聚焦正确的政治方向,在责任落实上打造“共同体”。各院校坚决把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遵循,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,推进监督体系建设,以强化党委对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为出发点,细化和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任务。1.在推动落实党内监督责任方面。主要体现在协助校党委制定主体责任清单、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、严格向党委请示报告重要事项等方面,体现校党委统揽全局的作用;各校普遍注重抓“关键少数”,经常开展谈心谈话,与“一把手”、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廉政谈话、签订廉政责任书。部分高校还探索运用巡察“利剑”,推动校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担起党内监督政治责任。2.在推动其他监督主体履责方面。梳理高校内部权力类型及其对应主体,包括以校长为法定代表的行政权、以专家学者为主体构成的学术权、以教职工和学生为主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权,呈现出党委领导、校长负责、教授治学、师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样态。基于这一权力结构,各院校普遍注重发挥教代会、学代会的监督作用。

(二)聚焦高校事业发展,在监督保障上寻求“公约数”。各院校充分认识到加强监督是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,支持纪委聚焦主责主业,突出政治监督、做实日常监督、强化专项监督,在监督工作中强化对人员力量、工作资源、措施手段的统筹,有效促进各类监督的协调协作,形成合力。1.在政治监督方面。聚焦“两个维护”根本政治任务,结合高校特点,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、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、落实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,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思想政治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监督,推动落地见效,确保令行禁止。2.在日常监督方面。围绕保障学校教学、科研等活动的规范实施和顺利推进,将监督融入日常管理。如,部分学校通过推行校纪检委员挂钩联系职能部门、选聘院级党组织纪检工作联络员等工作,力求横向推进校纪委“再监督”职责与职能部门主体责任一体发力,纵向实现“学校党委—学校纪委—院级党组织—院级纪检委员”上下贯通,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监督。3.在专项监督方面。聚焦重点领域,选取具体“切口”,以“一项目一方案”的形式开展集中检查,特别是注重发挥各类监督的专业优势,让“专业的人”做“专业的事”。如,对“三公”经费、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,要求审计、财会人员参与,与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、学术委员会就师德师风、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方面的情况开展联督联促等。


阅读全文
(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如果喜欢本篇内容,请赞赏鼓励哦!
尚未有人赏赞,赶紧来一个吧
查看更多>>
请选择打赏类型
¥0.01
¥1
¥365
¥188
¥99.99
¥66.6
¥52
¥6.66
¥6
赏赞

分享:

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相关内容
热门推荐
  • 本周热门
  • 本月热门
二维码

微信订阅号

联系客服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