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材料能用到的格言警句100条-ag旗舰厅在线

写材料能用到的格言警句100条
2019-10-14 21:46:23 356

写材料能用到的格言警句100条

 

1、政者,正也,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第十二》

2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
3、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!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
4、志不强者知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。——《墨子·修身》

5、为政何患?患善恶之不分。——《晏子春秋·内篇·问上》

6、国以民为安危,君以民为威侮,吏以民为贵贱。——汉·贾谊《新书·大政上》

7、修身慎行,敦方正直,清廉洁白,恬淡无为,化之本也;忧君哀民,独睹乱原,好善妒恶,赏罚严明,治之材也。——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

8、盖善政者,视俗而施教,察失而立防。——《后汉书》卷二八上

9、诛恶及本,本诛则恶消;振裘持领,领正则毛理。——《后汉书》卷七九上

10、如不知足,则失其所欲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——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》

11、为国之道,其要有五:一日文德,二日武功,三日法度,四日防固,五日刑赏。——《魏书》卷五四

12、知人之道有七焉:一日,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;二日,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;三日,咨之以谋而观其识;四日,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;五日,醉之以酒而观其性;六日,临之以利而观其廉;七日,期之以事而观其信。——三国引诸葛亮《将苑·知人性》

13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——三国·诸葛亮《戒子书》

14、人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见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。——唐·李世民《贞观纪要》

15、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,乐不可极,志不可满。四者,前王所以致福,通贤以为深诫。——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》卷十

16、上好利,则下思聚敛;上求贿,则下肆蟊;不怀愧心,但逞私欲,递相企效,习以成风;闾阎日残,纪纲日坏,不可以礼义劝,不可以刑法惩;此由廉耻之道衰也。——唐·陆贽《全唐文》卷四

17、善禁者,先禁身而后人;不善禁者,先禁人而后身。禁奸吏必止其邪心,不徒革面。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,风化必以至诚为本。——宋·胡安国《居官要清廉谨慎处事要精明果断》

18、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人之。——宋·苏轼《范增论》

19、高洁自守,矢志不渝,不受玷污,不改素节。孤光自照,肝胆比冰雪。——宋·张孝祥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

20、不求不争于民,而民知逊;不求不贪于民,而民知廉。——宋·杨万里《见执政书》

21、天下所以服者,常生于不偏;而其不服也,常起于不平。——宋·杨万里《驭吏》

22、小人所好者禄利也,所贪者财货也。当其同利之时,暂相党引以为朋者,伪也;及其见利而争先,或利尽而交疏,则反相贼害,虽其兄弟亲戚,不能相保。——宋·欧阳修《朋党论》

23、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,卷一》

24、王者所以得天下者,以得民也。得民者,以得其心也。——宋·汪藻《奏论诸将无功状》

25、当官之法,唯有三事,曰清,曰慎、曰勤。知此三者,可以保禄位,可以远耻辱,可以得上之知,可以得下之援。——宋·吕本中《官箴》

26、宁可清贫自乐,不作浊富多忧。——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

27、广积不如教子,避祸不如省非。——宋·林逋《省心铨要》

28、以德遗后者昌,以祸遗后者亡。——宋·林逋《省心录》

29、富家不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钟粟。安房不用架高梁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出门莫恨无随人,书中车马多如簇。男儿欲遂平生志,六经勤向窗前读。——宋·真宗《劝学诗》

30、贪污受贿,此弊不去,为患浸深。——宋·包拯《包孝肃公奏议》卷一

31、治天下者,必先立其志。正志先立,则邪说不能移,异端不能惑。——宋·程颢《论王霸札子》

32、粗茶淡饭饱即休,补破遮寒暖即休,三平二满过即休,不贪不妒老即休。——宋·孙君防《四休》

33、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。——《元史·张桢传》

34、莫待临崖失马收缰晚,只恐船到江心补漏迟。——明·无名氏《牧羊记·小逼》


阅读全文
(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如果喜欢本篇内容,请赞赏鼓励哦!
尚未有人赏赞,赶紧来一个吧
查看更多>>
请选择打赏类型
¥0.01
¥1
¥365
¥188
¥99.99
¥66.6
¥52
¥6.66
¥6
赏赞

分享:

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相关内容
热门推荐
  • 本周热门
  • 本月热门
二维码

微信订阅号

联系客服

网站地图